
亚瑟,一位25岁的巴西修生,正经历着通往神职道路上全面而深刻的培育历程。得益于CARF基金会赞助者与朋友们的支持,他目前正在攻读第三年的 纳瓦拉大学神学学士学位, 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 牧师培养. 此外,他已在比达索阿国际神学院生活了一年半。他的圣召历程始于童年时期的本堂区,并逐渐成熟为对司铎圣召的全然奉献。.
他成长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:父母和祖母都积极参与教区活动,正是他们以极大的耐心鼓励他踏入教会的第一步。尽管起初他不太愿意参加礼拜和活动,但家庭的共同生活逐渐塑造了他的信仰。.
音乐成为他与社区的最初纽带。十岁时他开始学习弹吉他,12岁至19岁期间加入了教区合唱团。这份爱好帮助他—— 为教会服务周末他像周围大多数年轻人一样,既学习又在教区帮忙。.
亚瑟满怀感动地回忆着妹妹,为她的信仰心怀感激。看到她满怀喜悦地服务他人,并感受到同样的召唤,他心中充满感恩与希望。.
据他所述,有两件事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 牧师的使命. 第一次是她17岁时的坚振礼。这个圣事改变了她的内心:她第一次明白了属于基督的意义,并感受到宣扬信仰之喜悦的迫切需求。她与几位朋友组建了一个青年团体,开始协助本堂神父开展工作。.
第二个转折点是2018年6月的一次青年静修会。他原本确信自己的未来将是从事平民职业并组建家庭,但周日离开时却决心进入神学院:「这是一次深刻的内心体验,一次真实的相遇——上帝向心灵倾诉,一种无可辩驳的平安确证了正是祂在召唤我。」.
在经历了六个月的堂区陪伴和一年总教区圣召团的培育后,他于2020年2月获邀进入圣若瑟神学院。此后他不断反思自身生活:更频繁地参与圣事(定期告解与每日弥撒),接受灵修指导,并持续致力于司铎培育事业。.
他将退隐视为人生的转折点:那并非一时的灵光乍现,而是某种宁静的确定感,召唤他全然投身于事奉。.
里约热内卢圣塞巴斯蒂安总教区幅员辽阔且多元:面积约4700平方公里,拥有逾750名神父及近298个教区。在此开展传教工作意味着传教士需面对截然不同的现实——从乡村地区到贫民窟乃至富裕社区——更面临着重大挑战:当地多数居民并非虔诚的天主教徒。.
亚瑟特别强调了奥拉尼·若昂枢机在促进教会与专业人士及教育工作者团结方面的贡献。然而,世俗主义对年轻人的影响尤为显著:«众多虔诚天主教徒的见证犹如路灯,正逐步照亮我们城市的街道。».

对他而言,在世俗化背景下传福音首先要通过生活见证:«比起言语,被基督改变的生命更具说服力。世界不需要稀释版的教会,它需要真实:坚实的教义、清晰的道德、庄重的礼拜以及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。».
在他看来, 牧师 二十一世纪的司铎必须坚持正直美德的生活。「人民需要的不是活动策划者,而是亲近感、圣事和培育。司铎的首要召叫是追求圣德;在寻求基督的道路上成为榜样与同伴。」他如是说。.
在西班牙求学期间,亚瑟目睹了当地民众令人钦佩的宗教热忱。例如在复活节游行中,尽管有时这种热忱已丧失其精神根基:«我为其壮观景象所震撼,但当参与者仅止步于文化层面,却未延续至参加复活节主日弥撒时,这令人痛心。».
来自一个充满活力且复杂的大教区,亚瑟满怀希望地展望着教会的使命:他祈求坚韧不拔的圣洁神父,他们甘愿奉献生命,将每个心灵引向基督。他的见证——依托于纳瓦拉大学的培养以及 CARF基金会——是忠诚与奉献的典范。.
Marta Santín宗教记者。